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1972年之前为东方语言学院)成立于1956年。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50年代。1956年以历史学系与语言学系的西非历史和语言教研组为基础成立起来的亚非学院具有200多年的研究东方国家的历史传统。亚非学院是俄罗斯国内培养东方语言与文化方面人才的主要教学基地。通过在大学基础而全面的学习,了解当代亚非各个国家的国情、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关注当代社会的精神生活是亚非学院一直以来的办学特色。
就读于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的学生可选择亚非语言文学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学习与研究(包括历史、语言学、社会经济)。亚非学院本科生学制为四年,学生在完成本科生课程后将获得亚非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同时,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还有机会在研究生院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与研究。在本科学习期间,学生不受专业限制,可学习一门或两门东方语言和一门西欧语言。目前亚非学院教授亚非40多个民族的语言和3种西欧语言。亚非学院的师资力量强大,包括250名教职工,其中30位教授,70位副教授。针对部分课程,学院还专门聘请了国内外学术机构与科研机构的专家进行讲授。亚非学院下设18个教研组:中东与近东历史教研组、南亚历史教研组、中国历史教研组、远东与东南亚历史教研组、日本文化及历史教研组、非洲学教研组、犹太学教研组、阿拉伯语言学教研组、伊朗语言学教研组、印度语言学教研组、汉语言学教研组、日本语言学教研组、东南亚国家语言、韩语及蒙古语语言学教研组、西欧语言学教研组、国际经济关系教研组、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教研组、东方政治学教研组。实验室有:中亚和高加索地区问题实验室、语音学实验室和东方文化生态研究实验室。
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亚非学院大力推动与国外领先大学及科研中心的联系与合作,以实现课题的研究及干部的培养;根据这些项目建立了莫斯科国立大学韩国国情国际研究中心,阿拉伯国情学与伊斯兰研究中心,高加索及、中亚研究中心,印度与佛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对比研究中心,宗教学研究中心,高校校际中文系,越南国情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研究协会,中小学日语教学研究协会和非洲学研究协会。教科书的出版、研究方法与科研专著的发表由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出版中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