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名称与定位

名称: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

性质:世界范围内一个关于亚洲研究的学术信息汇总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资助单位:韩国高等教育财团

组织结构

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设有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运营委员会。理事会作为协议及议决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的整体行政和运作;学术委员会负责对申请资助的学术科研项目进行审查、立项和结项;运营委员会负责管理和监督中心经费的有效使用。

理 事 长: 彭  龙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朴仁国(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

理       事: 蔡剑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

郭栖庆 (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

柯  静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

张朝意 (科研处处长)

张西平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前任院长)

张晓慧 (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

赵宗锋 (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执行副主任)

学术委员会

主      任:张西平 (教授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委      员:白  淳 (教授 亚非学院)

丁  超 (教授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傅  荣 (教授 法语系)

郭栖庆 (教授 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

郭笑文 (教授 国际商学院)

贾文键 (教授 党办校办)

李雪涛 (教授 全球史研究院)

李永辉 (教授 国际关系学院)

刘  建 (教授 西葡语系)

罗小东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苗春梅 (教授 亚非学院)

邵建国 (教授 日语系)

史铁强 (教授 俄语学院)

孙有中 (教授 党办校办)

陶秀璈 (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万  猛 (教授 法学院)

魏崇新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徐一平 (教授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张朝意 (教授 科研处)

张  宏 (教授 阿拉伯语系)

运营委员会

主       任:赵宗锋

中心行政机构

中心主 任       彭  龙

常务副主任     金  莉

副主任         郭栖庆

执行副主任     赵宗锋

学术秘书       王惠英

中心建设

亚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世界人口的59%。亚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所孕育的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奥斯曼文明、日本文明、朝鲜半岛文明、东南亚文明,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辉煌的篇章。但在近代,亚洲长期陷于落后衰弱之地。20世纪下半叶,亚洲经济振兴、民主发展、社会与文化进步,开始了伟大的复兴。21世纪的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地区。

亚洲特定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亚洲研究的意义极为重大,研究的领域则极为广阔,亚洲研究已成为全球性的课题,是世界区域研究最重要的专门学科之一。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和重要的国际组织,纷纷建立亚洲研究专门机构。从亚洲研究的现实和长远发展看,成立以“亚洲研究信息汇总”为主题的科研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英文名称Information Center for Worldwide Asia Research(简称ICWAR),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建立的学术研究机构,成立于2007年12月3日,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一个以“亚洲研究信息汇总”为主题的科研机构。

中心通过编辑出版学术刊物《亚洲研究动态》、资助优秀科研项目、建设亚洲研究学术信息数据库、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选派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学者赴韩国交流学习、建设与完善中心中英文学术网站等多种途径,汇总世界各国亚洲研究的有关动态和学术成果,构建学术资源网和信息数据库,搭建全球亚洲研究信息平台,为所有从事亚洲研究的学者与机构提供信息服务,促进世界范围内亚洲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建设条件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成立于1974年,是韩国最大、历史最久的专注于教育的非盈利性公益法人。在韩国国内,财团重点支持社会科学的发展,创建了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图书馆,在其奖学金项目资助下,数百名青年学者赴国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数千名韩国学生在本国学习。它的学术研究支援项目,支持了亚洲数百名学者赴韩国进行学术研究,并促成了一批“亚洲研究中心”的成立,它支持的以学术著称的“北京论坛”和以经济著称的“上海论坛”以及其他国际学术会议,在亚洲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它把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重点支持领域;它把促进学术交流、资助学生成长为世界级知名学者作为自己的目标;它关注亚洲文化教育的发展,众多高等学府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国际学术会议都离不开它的鼎力相助。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支持,是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成立和发展的坚实保障。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学校现设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用英语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艺术研究院、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阿拉伯学院、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系、体育教研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

目前学校开设67种外国语课程,设有专业78个,覆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五个学科;有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

学术研究方面,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委科研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中心;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中东欧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化研究基地。在亚洲研究方面,现有日本学研究中心、阿拉伯研究中心、马来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西亚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机构,这些中心运行良好,得到了有关国家的高度认可和有效支持。这些中心的成功经验为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提供良好的借鉴。

北京外国语大学还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外语出版机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出版30多种语言的图书,编纂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国际论坛》等核心期刊与《英语学习》、《俄语学习》、《德语人文研究》、《法语学习》、《国际汉学》等刊物。其中,《外语教学与研究》是中国外语界第一家学术期刊;《国际汉学》是目前海外汉学研究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刊物;《国际论坛》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重要来源期刊。学校丰富的办刊经验,为国内外外语界学术思想的交流和学术资源的整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129.5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48.2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174种,中外文数据库56个,形成了以语言、文学、文化为主要资料的馆藏特色。近年来,随着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法律、外交、经济、新闻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献逐渐形成藏书体系。

对外交流方面,学校与世界上87个国家和地区的245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等国外著名院校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是目前国内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交流最多的大学之一。

北外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语教育界享有很高学术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很多学科,如英语、俄语、德语和西班牙语、阿拉伯、日语等学科,都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师资力量。此外,学校还拥有强大的专家顾问团队,包括中国政协副主席、法学家罗豪才,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中国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等。

在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下,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讲授67种外国语的独特优势,强大的学术、科研和顾问队伍,丰富的办刊经验,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能够得到良好发展,建成世界知名的亚洲研究学术信息汇总中心,为全球亚洲研究机构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提高的平台。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