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入门》,叙利亚作家扎卡利亚·叙里格著,1994年由阿拉伯作家协会第一次出版发行,16开本,653页。作者曾在北京生活过,此间与中国作家有所接触,萌生写一部介绍中国文学书籍的想法,并收集了大量中国外文局出版的阿拉伯文书籍(外文局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将中国文学名著翻译成阿拉伯文出版),回叙利亚后撰写成书。
该书按中国历史的分期来谈各时期的文学,从公元前1866年写起,截止到1980年,共十二章,分别是周朝文学、秦汉文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朝文学、唐和五代—中国文学的黄金期、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1919-1949年间文学、1949-1976年间文学、1977-1981年间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作者采用两段论的方法,先进行社会背景介绍,然后谈文学特点及主要作家和作品。例如在第一章中,第一节先从分析中国文学的特点入手,再顺着历史的源头—— 上古神话传说中伏羲、黄帝、炎帝谈起,然后是周朝文学特点—— 用含义深刻的故事说理,并举《孟子》中的“专心致志、揠苗助长”等故事;其次谈中国散文的发轫(公元前600-公元前221年),涉及老子的《道德经》,庄子、墨子、荀子及其学说,最后谈到历史散文《春秋》。第二节从中国诗歌的起源和特点起笔,再谈《诗经》的地位、《易经》的影响,还介绍了长江以南诗歌的情况。
该书对中国近现当代文学着墨较多,从第九章到第十二章,约占全书总量的一半。其中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介绍最多,将其分为三个时期来谈,分别是第一时期的文学(1949- 1966年),重点介绍丁玲及其早期作品《莎菲女士日记》和六十年代的杰出作家如李威伦的《爱情》、蒙古作家玛拉沁夫的《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和刘真的《长长的流水》。第二时期的文学(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列单节重点介绍作家艾芜及其《山野》。第三时期的文学(1977-1981),重点介绍了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反思的女作家张洁及其作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及其作品《七岔犄角的公鹿》等。
作者在介绍某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时,所选人物有自己的独到眼光。在第十二章第三节介绍1949-1977年间的中国诗歌时,作者把毛泽东作为一位在中国文坛有着举足轻重的诗人来论述,分析其诗歌特点,并重点评析了毛泽东的三首诗词《清平乐· 蒋桂战争》、《七律· 到韶山》和《西江月·井冈山》。在第八章第二节谈西方文化对清朝的影响时,作者选取了洪秀全对西方思想的接受,及其吸收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等。
另,该书附有中国历史年代总表(首页)、序、阿文和英文参考书目及作者已发表的作品。作者希望该书能为介绍中国文学尽些绵薄之力,还望能促进阿拉伯学者对东方文学的关注和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 丁淑红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