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津论坛2017”举行

作者:时间:2017-09-05

2017年7月7日上午,“天津论坛2017”在津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新与合作: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发展与区域治理”,来自两岸三地、韩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各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俊芳,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全球合作基金会主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韩国SK株式会社董事长兼CEO崔泰源,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知事元喜龙,韩国国立仁川大学校长赵东成,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中欧论坛”创始人、南开大学客座教授高大伟,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等嘉宾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南开大学校长、论坛组委会主任龚克主持。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南开大学副校长、论坛组委会副主任朱光磊、严纯华一同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孙文魁、崔泰源、罗马诺·普罗迪、元喜龙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孙文魁代表天津市委市政府向远道而来的学者嘉宾表示欢迎,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天津论坛2017”汇集全球智力,围绕“创新与合作”这一主题,探讨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发展与区域治理,将助益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期望与会嘉宾围绕论坛主题深入研讨,交流分享观点,提出对策建议,形成高水平学术成果,为国内外城市发展贡献智慧。

崔泰源代表SK集团以及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促进城市化发展及区域发展,应采取系统化的方式,进行多方面协作。在城市管理中,可在经济模型、产业分布及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紧密合作。希望天津论坛的讨论成果能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参考,产生富有创新性、建设性的理论观点。

罗马诺·普罗迪指出,当今城市治理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即平衡城乡区别、减少城乡差距。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注意避免由于城镇化过度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可用资源。对此,可以聚焦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城市构造、城市布局以及一些基础设施。希望论坛能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城市所带来的优势。

元喜龙表示,天津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济州希望能够与天津携手开启合作大门,期待论坛的举办能成为两地友好交流的纽带。许多国家和城市都面临着急速发展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问题等,希望大家交流宝贵经验,助力战略方针的制定,为城市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开幕式后,朴仁国主持了主旨演讲。林毅夫、赵东成、郑永年、高大伟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们从全球化的背景出发,紧扣国际区域化和国内区域化对城市的发展和治理的影响问题,以创新和共享作为切入点,就如何推动城市发展与治理进行了深入阐述,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

林毅夫以“‘一带一路’与自贸区:中国新的对外开放战略”为题进作了主旨演讲。他借助数据说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体现,渐进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发展不断调整政策是中国取得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林毅夫引用“要致富,先修路”,强调要发展必须完善基础设施。他指出,“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新的国际合作方式、国际合作理念,通过以基础设施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所有发展中国家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来实现共同繁荣。

赵东成以“4次产业革命时代的人才育成方案”为题作了发言。他简要介绍了五种国家经济战略模式,并通过分析韩国国家经济策略,阐述了韩国经济的发展道路。通过比较大学教育1.0、2.0、3.0模式的差异,他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大学4.0模式,并介绍了大学4.0模式下的两种类型:alpha模式和beta模式,同时列举了两种模式的一些海外发展情况,进一步指出未来大学发展目标是大学4.0:alpha+beta。

郑永年以“开放、移民与城市创新”为题作了主旨发言。他提到,雄安新区、大都市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于城市化的关注,城市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增长点。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移民的历史,没有移民,就不会有城市化。建设雄安新区意义深远,应将其发展成为新时期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新型城市,来吸引优秀人才资源。

高大伟认为,四个因素的组合叠加创造了看似复杂的世界。第一个因素是人口,人口的增长增加了世界的“复杂性”,人类寿命的延长加大了医疗系统的压力;二是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数字技术、量子通讯与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网络安全、世界和平提出了挑战;三是权利的摆脱,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信息就是权利、力量;四是观念多极化的存在。他建议从系统上解决城市问题,让城市、让世界变得更加智能、富有智慧。

“天津论坛2017”设有1个城市管理者对话会“国际化大都市面临的挑战与应对”、1个圆桌会议“城市转型问题探讨”和“统筹发展下的城市发展政策选择”、“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能源和产业”、“多方参与下的城市治理”、“东北亚的区域安全与经贸合作”4个分论坛。

7月8日,论坛举行闭幕式。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在闭幕式上发表总结致辞,南开大学副校长、论坛组委会副主任朱光磊做大会总结发言。会议由论坛组委会秘书长吴志成主持。

朴仁国在致辞中对南开大学的大力支持、与会嘉宾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当前世界城市快速增长,城镇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更为突出。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凭着经济创新水平、资源分配、高等教育、文化交融、社会服务、政治参与度等优势,聚集了众多初创企业和先进技术,也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代表了发展的希望。但与此同时,城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住房、交通、医疗、教育、城乡差距、收入不平等等诸多问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城市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需要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让城市变得更加清洁、安全、宜居、智能。

朱光磊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内容充实,主旨演讲视野宏观、观点精要,主题聚焦城市治理,特色贯穿论坛始终,辐射区域发展,推动创新合作,大家立足国际背景、比较研究,多视角认识、观察城市发展和治理等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说,天津论坛作为南开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打造的品牌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含金量,历经两届,高端交流平台基本成型,学术影响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论坛坚持选择具有时代特色与社会重大关切的前沿问题,在议程设置上特别强调学科交叉的特殊优势;与会嘉宾的倾情参与,组委会及各方的凝心聚力,严谨务实地组织工作是论坛成功的三大要素;各位与会学者们“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的学术修养,值得后辈年轻人不断学习。南开大学愿意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一起,努力把“天津论坛”从“品牌项目”向着金牌项目继续前进,共同为区域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前任总规划建筑师比亚森▪瓜里亚尔特(Vicente Guallart)在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建设人性化尺度的城市”的主旨演讲。他从城市规划和设计等角度,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巴塞罗那诸多项目建设的方法经验,包括基础设施、建筑材料、城市改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内容。他谈到,未来的城市发展应该更加绿色、现代、可持续,我们要相互学习,一起交流如何推动创新,通过国际合作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变为现实。

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南开大学教授陈宗胜在“‘葫芦形’收入分配格局与推进城镇化”的主题演讲中指出,现代社会或者工业化社会的分配格局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它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及中产阶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从较为平均的“飞碟形”到差别逐渐扩大的“金字塔形”,又由于在收入差别扩大中,二元结构转换缓慢,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葫芦形变异迹象,这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特征性现象。他强调,我们要持续推进城镇化,完成二元结构转换,实现一元现代经济,同时改进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别,消除“葫芦形”,实现“橄榄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天津论坛是由南开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出资主办的系列国际学术论坛,2015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本届是第二届。论坛以天津在中国和亚洲的重要地位出发,依托南开大学具有的多学科云集,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借助天津市政府和有关单位的支持,紧扣中国、韩国及东北亚各国的发展和东北亚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选择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主题,广邀国内外知名学者、政要、企业界人士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精英,通过多学科研究,深入探讨多方面相关问题,以期提高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学者对东北亚地区及其一体化的研究水平,为东北亚地区及其一体化的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