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心副主任郭棲庆出席第13届北京论坛(2016)

作者:时间:2016-11-08

2016年11月4—6日,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互信·合作·共享”为主题的第13届北京论坛(2016)召开, 3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各界领导相聚金秋时节的北京,共同探讨文明在促进全球互信合作、资源共享中的重要作用。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副主任郭棲庆出席论坛开幕式和分论坛“中国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与国际机制的作用”。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朱善璐主持。他宣读了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主促进会成员严隽琪的贺信。严隽琪对北京论坛的顺利开幕表示祝贺,并高度肯定了北京论坛的发展与成就:北京论坛的主题契合当前的时代背景,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关注,描绘了一条文明交流互鉴的理想路径。严隽琪希望与会学者凝聚共识,广泛传播和平、理性、包容、互信的理念。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伊克巴勒·里扎(S.Iqbal Riza)、 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H.E.Shaukat Aziz)、韩国SK集团全球董事长崔泰源、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分别致辞。此外,开幕式还播放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视频致辞。

在特邀报告环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董事会主席金立群发表演讲。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主持。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世界体系”理论创始人、国际社会学学会前会长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梅瑞克·格特勒(Meric Gertler),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分别发表了演讲。

此外,意大利前总理、巴黎政治大学巴黎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雅克·德洛尔研究所所长恩里科·莱塔(Enrico Letta),蒙古国前总理、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前议员阿马加尕·瑞驰尼曼(Amarjargal Rinchinnyam),多伦多市执行长彼得·华莱士(Peter Wallace),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咨询委员会的各位委员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国家汉办,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机构嘉宾和驻华使节也参加了本届北京论坛。

第13届北京论坛(2016)为期3天,共设7个分论坛和一个学生论坛,主题分别为: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世界文明中的巨型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制度的视角,中国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与国际机制的作用,生态安全与生态城市: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角色,社会企业概念构建与认证制度发展。学生论坛主题为:大变革时代的全球治理——世界青年的视角和声音。

13个春秋的沉淀,北京论坛的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除11月4-6日的主论坛外,2016年的北京论坛还走出国门,于5月24日在巴基斯坦成功举行北京论坛首届海外分论坛“北京论坛(2016)·伊斯兰堡”,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国和巴基斯坦”。来自中巴两国的专家学者就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展开了对话,共同回顾了中巴两国建交以来走过的65年辉煌历程,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下中巴关系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契机。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高端论坛,北京论坛秉承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了跨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经过13年磨砺与成长,北京论坛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理念持续深化,学术成果日益丰富,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在未来,北京论坛仍会致力于推动不同文明交汇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