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汉语教研室简介

作者:时间:2009-03-18

布加勒斯特大学外语系汉语教研室成立于1956年,是该系第一个远东语言和文化的教学研究机构。作为布大外语系最早的专业之一,其设立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现实意义。汉语教研室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知识,同时也重视向学生介绍迅速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为推动和加深中罗两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贡献。自创办以来,布大汉语教研室一直受到中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每年向其派遣一名中国教师,同年成立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罗语教研室也与其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

布大汉语教研室的奠基人是知名汉学家Toni Radian托尼·拉迪安)先生,他曾经在北京大学留学七年,主要译著有《聊斋志异选》。另一位汉语教师Ileana Hogea Velișcu(杨玲)博士也毕业于北京大学,1957年开始在布大汉语教研室任教,直至2007年退休,汉语教学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其主攻方向为中国文学,曾开设了大量相关课程并翻译了众多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当数《红楼梦》。专业开设初期仅有七名学生,之后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如今国家计划招生人数已增至十五到二十人。2002年以来,每年还招收若干自费生。五十余年来,已经有400多名汉语人才从这里毕业,他们中的许多人目前在不同的领域成为推动和加强中罗两国友谊的使者。布大汉语专业毕业生中,既有不少在罗马尼亚驻中国和其他国家使馆担任大使、参赞的高级外交官,也有许多活跃在罗中经贸界的商务精英,更有一大批致力于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汉学家,把《诗经》、《离骚》、《论语》、《水浒》、《儒林外史》等一部部中国文化经典翻译介绍给了罗马尼亚读者。罗马尼亚全国获博士学位的五名汉学家,均毕业于布大汉语专业。

现任汉语教研室主任Florentina Vișan(韦珊)博士同时也是布大东方语言教研室主任,欧洲汉学学会和欧洲语言学会理事。2000年,在中国教育部的支持下,布大依托汉语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建立了汉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主任亦由韦珊教授兼任。此外,教研室还有Luminița Bălan(伯兰)、Dinu Luca(迪努)、Mugur Zlotea等优秀汉语教师,均已取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他们汉语功底深厚,秉承了教研室的严谨学风,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汉语语法、修辞、中国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上,共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共50余部,并出版了《汉学研究》(Studii de sinologie)等学术集刊。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布大汉语专业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布大外语系的专业设置有第一专业、第二专业和选修专业三种。随着汉语在世界范围的普及,1994年开始,汉语作为第一专业,恢复每年招生。并在哲学系和外语系开设选修课,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化、艺术、哲学等。迪努老师还应邀去美国大学讲授“语言学”和“中国思想史”等课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董希骁 编译)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