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同澳门基金会、香港大学图书馆联合在澳门举办了《马礼逊文集》发行仪式暨“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张朝意处长、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教授及中心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张朝意处长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开幕式上致辞,祝贺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港澳各方的国际合作项目《马礼逊文集》顺利完成,高度评价了项目各方在长达四年的合作中,所表现的真诚友好态度。
马礼逊是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他在中国基督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所留下来的学术著作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大陆学术界一直没有系统整理和出版过他的著作。2007年是马礼逊来华200周年,也是基督新教入华200周年纪念,为此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学图书馆联合编辑《马礼逊文集》(14卷本),其中影印版为10卷,2008年由大象出版社正式出版。《马礼逊文集》开本为正度16开,统一纸面精装,出版日期为2008年3月。
影印版由香港大学图书馆提供,均为世界上不多见的珍贵版本。其中《英华字典》和《通用汉言之法》是语言类著作,当时在欧洲和来华的西方人士中影响较大。《英华字典》是中外历史上第一部英汉双语词典,其编纂的规模就是在今天仍无人能比。此书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汉英、英汉双语词典,对于研究中国双语词典史也具有独特的意义。而马礼逊的《通用汉言之法》则是在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以前中国正式出版的一部中文语法书,对于研究中国语言学史和西方汉学史都有很大的价值。文集中的另两本书《马礼逊纪念集》和《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是我们了解马礼逊的生平和事迹必须依据的重要资料。
文集各卷目和定价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