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英国17、18 世纪旅华游记研究》

作者:时间:2013-07-05

书 名:《英国17、18 世纪旅华游记研究》
作 者:叶向阳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 年

本书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对1637—1794 年间(即英国旅华游记的萌芽和第一个繁荣时期)旅华英国人迄今已出版的全部20 部游记(或相关报告)所塑的中国形象进行全面的考察,并参照对比了同时代英国其他文类文本以及当时法国等其他西方国家旅华游记的相关描写,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视阈内探讨这些英国游记作者所塑中国形象的特色、150 年间英国旅华游记所反映的中国形象演变的轨迹及其跨文化关系上的意义。

本书的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回顾了1637 年前的中英关系及英国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为后文的研究做了史的铺垫。第二至四章对本阶段三个分期内的旅华者及其游记文本的中国形象进行了专门阐述。在全面梳理、归纳这些游记中所反映的中国形象之先,笔者通过总结该阶段英国关于中国的各种出版物与社会思潮来勾勒当时英国对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在分析这些游记所塑中国形象的过程中,笔者往往会与同时代其它作品所塑的中国形象进行对比,探讨文本的“互文性”以及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的继承性与独创性等问题。第五章对中国形象的三个发展阶段或演变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对形象生成的复杂性和规律性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本章在考察形象生成的复杂性和规律性时,特别强调既要重视英国的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状况,也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背景。因为非虚构游记写作的特色就是不脱离实际,这个实际当然既包括注视者,也包括被注视者,而后者往往为中国形象的研究者所忽视。

总之,本书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意义:第一、首次对本阶段的英国旅华游记文献进行全面挖掘与整理;第二、在游记与形象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三、在原典实证的基础上,纠正了中外学者在相关论述中的一
些错误或不足之处。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