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和亚非学院的邀请,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鲍思岱先生(Mr.Postel)及其夫人朱新天博士于2010年10月24日至11月4日访问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访问期间,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与亚非学院共同举办了关于“印度与亚洲文化研究”的系列讲座。
鲍思岱先生与朱新天女士在北外期间,共做了题为《佛行礼赞——释迦牟尼佛历史遗迹考察》、《印度的婚礼》、《印度教万神殿艺术——印度王后井探秘》、《桑琪——佛教艺术的明珠》等讲座。讲座由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棲庆教授主持。在讲座中,朱新天女士通过她所拍摄的几百张精美图片,从肖像学的角度,依据实地考察的资料成果,并结合印度宗教传说、历史、人文风俗等知识,深入浅出的向在座师生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印度佛教艺术以及神秘多彩的印度教艺术文化。特别是在《印度教万神殿艺术——印度王后井探秘》的讲座中,朱新天博士通过亲自拍摄的280多幅照片,讲解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乌达雅玛蒂王后阶梯井”这一印度考古奇迹的发现、挖掘历史,并通过古井中的数万不同雕像,从多个角度展示了这座古井不同寻常的艺术特色,为前来听讲座的师生、特别是南亚文化相关专业的师生了解印度历史、宗教建筑、雕塑艺术、遗迹神话学、民俗学、肖像学等方面打开了一扇知识的窗户。“乌达雅玛蒂王后阶梯井”包括了印度教万神殿里几乎所有的神像,它的丰富内涵仿佛一部印度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朱新天博士的关于印度王后井的讲座是以其新书《印度教万神殿艺术——印度王后井探秘》(THE QUEEN’S STEPWELL OF INDIA)(中文版)为基础进行的。讲座中,朱新天女士展示了这本制作精美的图书,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古井的艺术,并通过这次讲座,让更多的人关注并了解印度文化。
在北外讲学期间,鲍思岱先生及朱新天博士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陈雨露校长的热情会见,陈雨露校长对两位学者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要充分了解一个国家,除了学习它的语言还应该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北外非常重视与南亚研究相关的学者及学术机构进行交流。陈雨露校长代表北外感谢两位学者的到访与所做的精彩讲座,为北外南亚文化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并真诚地邀请两位学者能再次造访,为北外南亚文化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做出指导。会见中,鲍思岱先生也表示,中印两国山水相连、交往密切,作为研究印度文化与艺术的学者,他希望把印度文化介绍给中国,以增进两国的了解与合作。能够携夫人到访北京外国语大学,鲍思岱先生感到十分荣幸,也非常欢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师生到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去参观访问。亚非学院院长张西平、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棲庆、国际处副处长刘博然、印地语专业教师李亚兰等参加了会见。
鲍思岱先生是著名的收藏家、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和印度文物鉴定家。他致力于印度文化研究,1970年在印度成立法印印度文化艺术研究所并担任会长,与来自印度、法国、比利时、中国等各国学者一道进行印度文化、艺术和考古方面的研究,至今出版各类关于印度研究的专著数十种,在包括印度耳饰研究、印度宗教雕塑的肖像学研究、印度宗教艺术与民俗等重要考古学、艺术学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造诣。1999年,鲍思岱先生捐献出自己毕生购得的印度及亚洲文物收藏,创建了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ASIATICA)。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因其典型的东方情调而在法国和西班牙闻名,并以其亚洲文物收藏的精度和罕见度,成为在欧洲与伦敦大英帝国博物馆、巴黎吉美博物馆齐名的三大博物馆之一。
鲍思岱先生的夫人、华裔朱新天女士也是从事印度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著名的画家、摄影家。她毕业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远东艺术与考古学专业,以论著《印度艺术中的神兽VYALA》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朱新天博士自1990年起到印度进行考古研究工作,期间发表重要论文数篇,并与法国、印度等国学者合作研究出版《王后的阶梯井》、《卡珠拉俄寺庙宗教雕像的肖像学特征》、《受三界崇拜的象头神GANESHA》、《巴斯达土著艺术》等多部考古学、神话学、肖像学、人类学及民俗学方面的英法文专著。
鲍思岱先生与朱新天博士的讲座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每次讲座之后,都有不少同学提出问题,与两位学者进行互动与交流。两位学者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待学术的严谨奉献精神,深深地鼓舞了前来听讲座的师生,激发了大家在南亚研究领域继续深入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