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届北京论坛开幕

作者:时间:2023-11-08

113日上午,第二十届北京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本届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承与互鉴”为主题,邀请多位全球知名人士和学者在全球重要问题上发表真知灼见,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盛会。

论坛开幕式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会见了参加北京论坛的国内外嘉宾。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王承文,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新华社副总编辑任卫东,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张毅,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郝平及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等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日本原首相鸠山由纪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校长毕杰恩(Gene Block)、日本东京大学校长藤井辉夫、匈牙利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Borhy Lászlo)、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校长彼得·霍伊(Peter Hoj)、韩国崔钟贤学术院院长朴仁国、韩国SK集团原副会长金在烈等国际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博主持。

龚旗煌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现代大学不仅应在传承文脉、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应葆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搭建多元文明互鉴之桥。同时,大学也肩负着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卓越人才、为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的使命。他希望全球学者通过北京论坛这一重要平台,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点亮文明前行的灯塔,破解全球发展难题,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贡献更多智慧之光。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保罗·阿利维萨托斯在视频致辞中指出,芝加哥大学与北京大学拥有深厚的友谊,两校在包括医学、有机化学、天体气候研究、社会工作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合作。他强调了学术研究团体在解决全球问题时所展现出的团结和开放性,期望世界各国能够更加开放地分享知识、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伊琳娜·博科娃指出,世界各国相互依存,需要依靠集体智慧、努力和承诺来应对当前复杂的全球挑战。中国作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不仅要面对全球性挑战,还需要寻求全球性的应对之策。她表示,“和为贵”“和而不同”和 “三人行,必有我师” 等儒家思想体现着中国人看待自然和世界的方式,也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丰富的现实指导意义。


鸠山由纪夫认为,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尤其需要人们秉持文明的积极态度——不但“文明是可以和谐相处的”,而且“文明的和谐才是全人类繁荣的基础”。然而,如今分裂和冲突的现象时常发生,对实现文明和谐造成了严峻挑战。有识之士需要迎难而上,坚持“友爱思想”,携手共创更好的世界。

韩国SK集团全球董事长崔泰源在视频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尖端技术竞争的副作用。幸运的是,北京论坛为团队和谐、文明繁荣、互学互鉴、谋求世界各国理解与合作提供了一个交流智慧的平台,各国学者可以在此共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他非常期待本届论坛中各种观点的碰撞和交流。

游钧指出,20年来,北京论坛聚焦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汇聚文明互鉴的力量,极大推动了中外文明的对话与合作,已经成为中国、成为北京一张闪亮的学术名片。他相信,站在20年的新起点上,以北京论坛为桥梁,必将构建更加紧密的沟通交流机制、汇聚更加强大的应对变局力量、筑牢青年一代更加深厚的友好情谊,推动不同文明交融互鉴。

北京论坛创办于2004年,首届论坛就极富远见地发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倡议。20年来,共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位知名学者在北京论坛的学术平台上交流思想、贡献智慧。开幕式上,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翟崑教授担任主编、北京论坛秘书处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二十周年精华集》正式发布。

为应对数智时代对全球高等教育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中国教育部的支持指导下,北京大学邀请国内外近30所大学成立“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旨在加强高校间合作,共同应对数智时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探索数智治理方式,为增进人类社会福祉提供学术支撑及政策建议。开幕式上,王光谦,韩启德,游钧,王承文,郝平,龚旗煌,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副校长斯科特·麦格雷戈(Scott MacGregor),泰国玛希隆大学副校长塔查维(Thatchavee Leelawat),剑桥大学数字教育未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帕特里克·卡迈克尔(Patrick Carmichael),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秘书长孙华共同启动“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

主旨报告环节由朴仁国主持。王光谦、毕杰恩、藤井辉夫和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部主任、鹏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先后作主旨报告。


王光谦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主体功能区战略”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介绍了中国整体生态空间的规划,提出工程生态学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展望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未来生态建设的多项重大工程,并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建议。

毕杰恩作题为“数字世界中的协助与合作力量”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塑造数字技术的未来需要坚持三个原则:树立全球观,促进全球合作;坚持平等,强调多样性、包容性与道德原则;从事多学科研究,并坚持终身学习,以更好迎接新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藤井辉夫阐述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数字智能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范式转换”:一个数据驱动的时代正在出现,要求我们推进教育与人才的数字化转型。他认为,艺术与人文学科的参与、学术与社会的结合、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等举措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高文以“中国算力网的需求与挑战”为题,介绍了打造中国算力网的背景、目标和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提出建立云脑超级算力中心,拉动算力建设;建立直连超宽带光网络,解决通信连挑战;建立云原生网络,实现算力跨地域调度。

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5周年,同时也是学校“国际战略年”。北大坚持以开放促一流、与世界共发展,不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和水平。本届北京论坛下设16个分论坛和4个主题论坛,各分论坛立足于珠联古今璧合中西,从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各国文化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与多边主义、文明传承与互鉴等方面聚焦新时代多元文化发展,开展广泛的跨学科对话,搭建学术讨论的思想平台,推动中外文明互鉴互享、共同进步,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交流中促进广泛的国际合作。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