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以“亚洲智慧:在多元中寻求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上海论坛2013”于2013 年5 月25—27 日在上海举行。
5 月25 日上午,“上海论坛2013”开幕式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在开幕式上致辞。世界银行前总裁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美国杜克大学副校长迈克尔• 默森(MichaelMerson),上海市金融工委副书记、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复旦大学金砖研究中心主任樊勇明等五位知名人士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们分别就世界经济的走势与发展、人类社会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机遇与挑战、金砖国家兴起与世界政治经济新动向等各自研究的领域进行了深入阐释。
本届论坛下设了10 个分论坛,分别是:“增长奇迹之后的亚洲:困境、挑战与选择”、“没有安全资产世界经济靠什么复苏”、“新形势下的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路径和政策”、“亚洲智慧:化解纷争之道”、“亚洲法律智慧的多元性与统一化”、“以亚洲智慧解决全球治理问题”、“创新驱动和亚洲城市发展”、“如何保障亚洲四十亿人的健康”、“崛起的亚洲可再生能源:从新技术、新产业走向新市场”、“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人类关注的焦点”以及“揭开全球安全资产缺失之谜”。
作为每年论坛最受关注的部分之一,本届上海论坛的高端圆桌会议继续聚焦了一系列具有前沿性、挑战性和交锋性的议题。在“揭开全球安全资产缺失之谜”、“智库对话:新机遇、新领导、新责任、新政策”、“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圆桌会议”、“可持续公私伙伴关系:亚洲公共治理的新契机与新挑战”等四场高端圆桌会议上,与会的政、商、学界代表分别从自己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出发,围绕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与思辨。
5 月27 日上午,“上海论坛2013”在复旦大学闭幕。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在闭幕式上致辞。德国国家能源转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环境与资源经济及环境管理所所长、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安德瑞•吕谢尔(Andreas Löschel),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伊莲•芮(Hélène Rey)应邀发表主旨演讲。
2013 年度《上海论坛共识》在论坛闭幕之际正式对外公开发布。《共识》认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举步维艰,中国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显著。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与机遇,亚洲正面临着新的契机。这就要求亚洲利用自身的独特智慧和文化优势,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和困难,在差异中追寻共存与和谐发展。《共识》指出,亚洲智慧的核心是包容促团结、和谐创繁荣,为了深化区内经贸合作,推动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使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让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识》建议,亚洲需要更具前瞻性地引领科技创新,需要更科学理性地推动经济复苏和发展,需要更积极稳健地探索管理制度变革,需要更具耐心地促进区域事务合作,需要更富韧性地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共识》最后写道:“历史经验表明,亚洲的活力要真正转化成亚洲崛起,就需要全亚洲团结起来,在多元中寻求共识,在和谐中实现发展。亚洲各国应充分尊重彼此差异,充分协调彼此立场,充分开展务实合作,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诸多方面充分实现互利共赢。亚洲智慧,是全亚洲人民的财富,是亚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多元中实现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石。”
上海论坛是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国际经济论坛,发起于2005 年。迄今为止,上海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七年来,共有海内外政、商、学界精英领袖逾2300 人次出席。今年是该论坛的第八届全球盛会,论坛始终以“关注亚洲、聚焦热点、荟萃精英、推进互动、增强合作、谋求共识”为宗旨,通过年会搭建“学界、政界、商界”三方交流互动的平台,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为亚洲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提出发展建议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