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儒学与生态文明:第九届国际儒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作者:时间:2012-12-07

12月2日至3日,第九届国际儒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论坛以“儒学与生态文明”为主题,来自中国大陆、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学者齐聚一堂展开研讨,并共同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建院十周年。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亚洲和平贡献中心理事长、日本早稻田大学原校长西原春夫,台湾辅仁大学原校长黎建球,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秘书长邵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红军等出席开幕式。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主持。

陈雨露校长在开幕辞中表示,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第九届国际儒学论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成立的第一个孔子研究机构,孔子研究院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在研究成果和学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孔子研究院参与承办的国际儒学论坛已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陈雨露校长认为,本次论坛确定以“儒学与生态文明”为主题,体现了专家学者紧紧把握时代脉络,时刻体察当代社会提出的最新要求,及时作出对于时代要求的回应的精神,体现出海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当前世界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社会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需要学术界、教育界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儒家文化中拥有丰富的思想智慧,《中庸》、《周易》等儒学经典都曾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学说,深入研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乃至全世界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朴仁国总长在致辞中说,国际儒学论坛一直关注和探讨2500多年来作为东方精神文化核心的儒学思想在世界各国及各文化间所起的作用,并在关注亚洲崛起、发现亚洲价值的同时关注人类发展的新方向,以期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儒家思想主张“物我一体”、崇尚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为人类应对生态危机、国际社会危机以及治理社会提供了新的对策。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儒学论坛规模由小到大,已发展成为国际儒学盛会,希望论坛进一步国际化,为更广大的学者提供交流平台。

作为九届国际儒学论坛的参与者,86岁高龄的西原春夫理事长对儒学在现当代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致辞中回忆了改革开放初期首次访问中国的情景,认为当前中国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功,世界影响力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也存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中国正确把握到了时代发展的动向,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十分正确的决策。他表示,本次论坛主题契合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背景,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呼唤,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张立文院长在致辞中说,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支持创建全国高等院校中的第一个孔子研究院,引导了一种学术风向,在历任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孔子研究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始终以全球视野支持孔子研究院举办儒学论坛,为学术交流、思想交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得益于海内外学者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孔子研究院和国际儒学论坛促成了新思维的产生、新理论的构建,为儒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努力。

开幕式上,著名画家林之源先生向大会赠送了最新创作的山水长卷《云林钟秀图》,把对于儒学发展、祖国统一、世界和平的美好祝愿筑于其中。

本次会议共收到学者论文90余篇,在6轮18场的分组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儒家思想与学术”、“儒家一般生态理论”、“儒家具体生态理论”、“儒家生态理论的现代意义”、 “儒家生态智慧与实践”五个分论题展开探讨和交流。

国际儒学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孔子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协办。论坛于2004年首次举办,以研究和弘扬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致力于推动海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和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为学校专设科研机构。为进一步加强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研究,开发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增进中国社会和民众对孔子、儒家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适应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于2002年成立孔子研究基金会和孔子研究院。目前,孔子研究院已点校出版约1500万字的文献研究丛书、国际儒藏,出版《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等10多部学术研究专著,举办了九届国际儒学论坛和国际学术会议,以及面向社会和大学生的学术文化节、孔子文化月,并向西部地区贫困学校捐献了十多万册的文化书籍。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