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届亚洲研究论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与区域纺织业价值链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

作者:时间:2018-03-28

2018年3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亚洲研究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与区域纺织业价值链发展”。来自缅甸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所、柬埔寨发展与资源研究所、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越南社会科学院、老挝工业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澜湄”五国知名智库的学者,外交部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官员,以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云南大学、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国内智库资深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缅甸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所资深顾问、缅甸经济学学会副主席Khin Maung NYO、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书记陈国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镭指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提出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升级和发展的新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加强与澜湄地区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是中国进一步深化开放、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和经验的重要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致力于与其他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国家共同推动澜湄地区智库合作网络的建设,将研究问题聚焦于地区发展的重点、长期、战略性问题,为政府和国家提供智慧支持、政策建议,造福于六国的人民。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在这一领域正在发挥带头作用。未来澜湄合作机制,包括澜湄合作智库网络,都将拥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发展。

Khin Maung NYO先生在致辞中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表示了感谢。他说,中国是缅甸的好朋友,缅甸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并且积极参加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湄公河流域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湄公河流域国家之间的国家合作,相互信任,才能够共同的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同时,澜湄合作是加强与东盟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澜湄合作有助于推动东盟的一体化进程,推动东盟的发展和建设,才能将澜湄国家打造成为全球可持续的发展核心,我对澜湄合作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陈国平代表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在开幕式致辞,他表达了对各位与会嘉宾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澜湄合作是“一带一路”框架下重要的次区域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纺织服装业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产业。本次论坛主题的设定非常符合澜湄合作的特点:扎实、具体、接地气。社科院世经政所与多个澜湄国家的研究机构保持了非常紧密的学术联系和交流,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进一步智库合作和学者的推动,为澜湄合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会议共设四个议题,分别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影响及展望”、“澜沧江—湄公河区域产能合作:机遇与挑战”、“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纺织业合作:国别介绍和价值链发展的路径分析”、“澜沧江—湄公河纺织产业发展:合作研究”。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卢光盛以“澜湄合作从培育期走向成长期”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他指出澜湄合作框架已经巩固,合作的领域由原来的3+5扩展到了3+5+X的合作,更加全面,澜湄五年行动计划是未来澜湄合作的重要蓝图。澜湄合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第一,政治和安全领域合作和互信有待加强;第二,整体区域合作水平还比较落后;第三,合作的领域存在敏感问题,比如水资源;第四,澜湄合作机制与现有的其他区域合作机制关系还需要理顺。此外,他指出澜湄合作还需要特别关注下游国家真实的利益诉求和实际感受。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中泰研究中心研究员Kulnaree NUKITRANGSAN博士指出,泰国积极参与澜湄合作,在推动澜湄次区域现代化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合作,以及互联互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从产能合作领域来看,中泰之间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泰国正在进行生产部门的进一步升级,从非正式的生产行业进一步转向正式的生产行业,化工以及纺织业、汽车制造、设备制造等都是合作的重点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王主玉从合作背景、机制化建设、预期目标等方面,将澜湄合作机制,与日本和美国为主导的次区域合作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他认为从中方角度看,澜湄合作不仅仅是局限于经济发展与合作,更应当从中国最高国家利益出发。中国的发展需要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共同建设澜湄大家庭,构建澜湄命运共同体,分享中国成功经验,使澜湄地区成为中国更加紧密的贸易和投资伙伴,有助于服务这一大的战略目标。

越南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Nguyen Binh Giang的发言从越南国内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当前越南纺织服装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他指出,越南在促进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的联系、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研发投入,以及政策间的协调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当前,越南的纺织服装行业尚不存在完整的价值链,越南加入的自贸协定,如CPTPP,拥有非常高的原产地规则和标准,不能仅仅是来料加工,完成产业链一个环节。越南需要大力促进配件、原材料等上游部门的发展,通过吸引外资,提高生产和竞争能力。越南希望加强与中国和泰国的合作,收获发展经验,促进辅助部门发展,建立产业群,从而促进越南加入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发言中指出,纺织业是澜湄产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澜湄区域纺织业价值链发展进行研讨,对培育澜湄合作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是纺织业大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管理技术和丰富经验,纺织业也是湄公河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湄公河国家在人力、资源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双方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澜湄地区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和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

老挝工业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Viengsavang Thipphavong先生、缅甸DaNa Facility战略和纺织服装部主任Myo Myo Myint女士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博士分别从老挝、缅甸、中国的角度,介绍了本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总体发展、行业布局、对外贸易和投资联系等具体情况,并对澜湄地区构建区域性纺织业价值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本次会议旨在配合于3月19日至25日进行的“澜湄周”活动。会议从纺织业价值链与澜湄沿线六国经济发展的视角,为澜湄合作提供理论研究、产业合作和政策建议,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缩小东盟内部发展差距提供新动能。与会嘉宾在会议期间互动交流,共同分享澜湄六国经济发展与合作的经验,总结两年来“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的巨大进展,分析相关挑战,并就如何应对挑战提出各自的洞见与建议。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